連云港:又到年底體檢高峰期 體檢報告你看懂了嗎
【連網】(記者 趙芳 通訊員 江榮 顧芳) 臨近年底,又進入體檢高峰期,除了單位組織的統一體檢外,自費體檢的市民也不少。體檢報告是體檢者最近一個階段的健康總結,但體檢報告單上有一大串名目繁多的體檢項目、晦澀的專業術語和難以看懂的數據,如同天書,讓體檢者有如“霧里看花”。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體檢者對體檢報告并不重視。對此,專家提醒,定期體檢是收集個人健康數據、掌握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途徑,應重視體檢報告,并遵醫囑或定期復查,還應根據每次的體檢情況,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醫院近期迎來體檢高峰
從10月底開始,記者在市區幾家大醫院的體檢中心看到,很多人在排隊等候體檢。來體檢的人群中,有的是單位組織體檢,有的是自費體檢。
在自費體檢人群中,老人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帶父母上醫院做健康檢查,已成為子女盡孝的方式之一。年過六旬的顧大爺說,快過年了,女兒陪他和老伴前來體檢,說這叫“孝敬父母送健康”。
“今年是第三年帶著爸媽來醫院做體檢,父母年齡大了,身體健康最重要,定期體檢能對他們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這是對父母負責。”女兒顧女士對記者說。
據了解,自費體檢者多是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個體老板或知識層次高、保健意識強的市民。
很多人不重視體檢報告
“乙肝兩對半,肝功三組,甲功三項……這幾項看上去都差不多啊,檢的到底是什么?”“總蛋白、球蛋白是什么意思?”“谷丙轉氨酶升高又意味著什么?”“心電圖結論說我伴發房性早搏,是不是我心臟跳動不正常啊?”……
記者在醫院體檢中心采訪時發現,手中拿著體檢報告,對于報告中的醫學術語,很多人都是“一臉茫然”,只有少數市民表示能看懂部分內容。在實際體檢中,許多市民并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到底如何。
“很多市民不重視體檢報告,這讓體檢流于形式。”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專家郝新生說,拿到報告后往往是看一眼有無異常,便一扔了之。不少人拿到體檢報告后,即便發現異常,也不去醫院咨詢或隨訪復查。
郝新生表示,忽視體檢報告,對身體發出的血壓、血糖異常等報警信號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小病會釀成大病,就失去了體檢的意義。
重點看總檢報告和建議
郝新生提醒,健康體檢結束后,應仔細閱讀體檢的每一項結果,看不懂的檢查指標要咨詢醫生,每份報告第一頁都附有體檢結論和建議,一般針對異常檢查結果,醫生都會給出相應的建議,對此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
有人拿到體檢報告后,先看有沒有出現向上或向下的箭頭,如果有,說明某一指標偏離正常參照值,當然應引起重視,因為往往有些指標的變化,是某種疾病的預兆。但是沒有出現箭頭也不能放松警惕。
“體檢報告中常出現的‘復查’、‘定期復查’、‘進一步檢查’等術語,一定要高度重視。”郝新生說,“當體檢結果已顯出某種疾病,并需要盡快治療時,醫生會建議你馬上‘就醫’。此時,千萬不要耽誤時間,應立即上醫院就醫,聽從醫生的治療安排。”
通常情況下,體檢報告中的“復查”,是指某一項檢查指標此次出現異常,如尿酸偏高,可能與檢查前飲酒有關,應在一周內進行第二次檢查。如膽固醇偏高,一般建議6至8周再復查一次。
“定期復查”是指體檢的結果已有結論,為了觀察其變化,就必須“定期復查”。如在體檢中發現膽囊息肉、肝(腎)囊腫等,一般需要3個月至半年檢查一次,看看大小、形狀是否發生改變,如有變化就應及早手術治療。
“進一步檢查”是指在體檢中發現問題又不能確診,醫生就會建議你進一步檢查,進一步檢查的部位和方法不同于體檢,需要找專科醫生。如胸部X片發現肺部有問題,但又不能確診,需要做CT等其他更高級的檢查才能明確診斷。#p#分頁標題#e#
好好保管每年的體檢報告
醫生提醒,每次體檢結束后,一定要好好保管體檢報告。即使每年體檢都沒問題,也應該把以前的體檢報告保存起來,作為對比參考。
因為有的人雖然體檢結果一切正常,但與其以前的體檢報告對比發現,許多指標呈現逐年增高趨勢,如體重、血壓、血糖等,這說明可能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同樣需要聽從醫生給出的健康生活忠告,根據體檢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個人的健康計劃,堅持做到平衡膳食,加強運動,保持好心態等,讓體檢真正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在這里給市民提個建議:最好能把前幾年的體檢報告當做私人健康檔案保存起來,并把重要身體數據制成表格,密切追蹤,方便及時提醒自己,這樣可以提前預知5—10年內某種慢性病的幾率,如果自己不擅長分析,體檢時把以往的體檢報告帶上并出示給醫生,這樣醫生會有針對性地給你檢查分析。
體檢前將身體調節為“最佳模式”
醫生建議,市民在體檢前3日內保持正常飲食,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的食品,晚上應早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體檢前盡量避免服用藥物,在體檢抽血時,不宜太晚采血,否則會由于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血液狀態發生變化,雖然是空腹采血,但檢測值容易失真(如血糖值)。女性體檢避開月經期,如果實在需要當天檢查,應該避免做尿常規、便常規、婦科檢查及婦科彩超等檢查項目。
如果體檢者當日身體不適,出現發熱或腹瀉等情況,應當取消當天的體檢。
體檢中你要看懂的那些事體檢項目不分大小
有些人體檢時,對身體的重要器官(如心、肺、肝、腎)的檢查非常重視,但忽視耳鼻喉科這樣的“小科”,對血脂、血糖很關心,卻不檢查尿常規;也有些人因為麻煩或難為情,自動放棄乳房等檢查。
專家表示,體檢可以為市民提供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參考值”,并可從每年“參考值”的變化情況,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的變化。因此,在每次做體檢前,尤其是自費體檢者,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和相應的體檢機構人員進行協商,確定自己今年體檢所需要做的項目。
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應該有針對性地檢查一些項目,對于跨過一些年齡段的體檢者而言,針對不同年齡增加一些適合該年齡段的體檢項目也十分必要。例如,40歲以上的人,體檢時可增加有關癌癥篩查的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