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七旬老人姚祥麟:數十載潛心書寫板浦前世今生
【連網】(王艷 齊曉云 丁云) “徐佳標烈士是我軍首位舍身堵槍眼的英雄,我計劃將其收錄到正在修訂的第四版《板浦春秋》中。”年近七旬的姚祥麟,嘔心瀝血數十年,搜羅史料,尋蹤訪跡,廣征博引,撰寫了60多萬字的《板浦春秋》。歷經三次修訂,這本書的內容更加詳實,篇目逐步完善,為讀者講述板浦鎮前世今生,從中可窺見一位老人對鄉土歷史文化的執著守望。
還原歷史
陋室中寫就幾十萬字志書
走過一段青磚小路,來到姚祥麟的簡樸小院,來到二樓,“松石齋”三個大字懸掛在書房門楣上。這是搭建在兩間平房頂上的簡易書房,東邊這間擺放著三四個書櫥,里面分門別類地放著書籍和資料,一張小書桌,一旁堆放著一些正在整理中的資料。
“我祖籍山東德州,生在板浦,對這座古鎮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姚祥麟的一生頗為坎坷,他初中畢業后就參加工作,打過鐵,做過鉗工、搬運工等,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鎮五金廠副廠長。1981年,他迎來人生中第一個轉折,因平時熱愛讀書,文字功底不錯,被借調到鎮黨委辦工作。因工作出色,姚祥麟從普通工作人員走上了辦公室主任的崗位,但因學歷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身份問題,最終以工人身份退休。2005年,姚祥麟正式退休,后被返聘到鎮上負責檔案整理工作。這一年,他撰寫的40萬字《板浦春秋》第一版正式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板浦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據考證,西漢初年名‘北蒲’;三國時名‘朐浦’,隋末唐初建鎮時更名‘板浦’。”姚祥麟介紹,自唐代開始,板浦就是淮北主要產鹽區之一,到清代板浦鹽業集中,市井繁華,商賈云集,有“淮北鹽都”和“小上海”之稱。
姚祥麟自費出書,卻異常受歡迎,前來找他索書、要書的人絡繹不絕。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從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將書郵寄給在外地工作的板浦人,“讓更多在外地工作的板浦人能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作為鄉土教材,這本書還走進校園,受到師生歡迎。
去偽存真
尋訪考證板浦數千年歷史
“講古講古,講到板浦!”這是千百年來流傳在海屬地區的民諺童謠。但具體如何考證收集這些資料,則是一項十分龐雜的工作。多年來,姚祥麟利用工作之余做了大量調查、考證和研究工作,走訪請教了許多當地老人,搜集了許多關于古鎮的歷史典故,在報刊上發表了介紹板浦歷史、人文、風物之類的文章20多萬字。這些為他撰寫《板浦春秋》打下一定基礎。
為了收集到大量零散的資料,姚祥麟堅持自費訂報多年,有關地方文史的剪報堆起來有數十公分高,他還攜帶工具實地測量鎮上殘存的日軍碉堡等。30多年來,他走遍板浦的每一寸土地,搜集當地老人們的口頭資料,整理后逐字逐句地讀給老人聽,認真聽取修改意見。為了弄清楚板浦中正的石刻文物,他多次隨文保人員到現場勘查,收集第一手資料。
“有一些地方文史問題搞不清楚,就會留下遺憾,對后人不負責任。”關于“武狀元”卞賡考上武狀元的時間,一直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光緒二十五年,有的認為是光緒十八年,究竟哪個時間是真實的呢?為此,姚祥麟一邊尋訪卞賡的后人,得知為光緒十八年,同時還委托北京朋友查找清朝狀元的相關資料,進一步證實為光緒十八年。
在姚祥麟的不懈努力下,一部關于板浦鎮的動人畫卷徐徐展開,歷史沿革、風物舊貌、風味小吃、人文軼事、地名小考、方言民俗等,洋洋灑灑數十萬字。撰寫過程中,姚祥麟對搜集到的材料嚴格甄選,比如《名人薈萃》一章,他收集了200多位板浦籍古今名人的生平事跡,大概有20多萬字,最終書中選取了50多位進行介紹。
精益求精#p#分頁標題#e#
修訂增補工作正在進行中
“光寫板浦的歷史,誰會看呢?”姚祥麟的《板浦春秋》第一版出版時,曾有人抱著質疑的態度。如今,第三版已經于2012年面世,1800冊很快被搶購一空。
第一版出來后,姚祥麟發現書中有個別錯字,甚至還有一些訛誤之處,決心再版后將其逐一修正。例如,有許家后人告訴姚祥麟,《鏡花緣》作者李汝珍的妻子不是此前書中寫的“許慧仙”,而應是“許蕙蓮”。他走訪許兆虎的六世孫許鴻啟子許震時,得到記錄“許氏支系”的部分手稿,其中明確提到李汝珍的夫人名叫許蕙蓮。隨后幾年間,他征求多方意見,并對全書逐篇逐頁認真校正,反復修改,依據史料增補了近10萬字內容,第二版時達到52萬字。
為了進一步完善該書,姚祥麟在第三版中增補和修改了許多史料。比如,新增了建制沿革、人文魅力、鹽業簡史、文物盤點、地名小考、族譜溯源等6個章節,“有人提出板浦是鹽業重鎮,以鹽業聞名,應當有獨立的篇章來論述。我覺得很有道理,收集了相關資料3萬多字,增補到書中。”板浦豪俠名醫丁慕寒的孫子丁堅等,將祖父的生前事跡反饋給姚祥麟,并走訪當地90歲以上的老人充實完善資料。
“我不會用計算機,書稿都要反復抄寫、修改,一本書請人打印要花費上千元。有生之年,我希望能夠修正出版第四版《板浦春秋》。”今年初,姚祥麟專門買了一臺計算機,請人幫忙教自己打字和處理文稿。除了地方文史研究,姚祥麟還多才多藝,曾發表小說、劇本、散文等各類文章300多篇,共60多萬字。2010年,他將個人作品匯總出版了《松石齋文選》一書,包括小說故事、詩歌兒歌、雜文評論、神話民俗、民間傳說、戲曲劇本、影視劇本等8卷,共68萬字,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生活積淀。
如今,《板浦春秋》一書在國內外讀者中深受歡迎,美國匹茲堡大學圖書館還來函要求收藏。姚祥麟撰稿經灌云電視臺攝制的《吃在板浦》專題片,還在美國斯科拉電視網播出,受到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