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古樹名木普查開展 “活文物”多分布在云臺山
【連網】(記者 孫飛 通訊員 楊迅) 你知道,連云港到底有多少棵古樹名木?昨日,筆者從市城建部門獲悉,全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專項普查工作正有序推進。通過此次專項普查,將摸清我市古樹名木的真實情況,從而對規范保護古樹名木的養護管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介紹,經前期摸底調查,目前我市有古樹名木244棵,其中市區(不包括贛榆區)共有183棵,絕大部分分布在云臺山地區,贛榆區有39棵。市城鄉建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對古樹名木的普查,將有利于摸清家底,進而制定切實有效的保護辦法,同時利用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這一契機,提高各地保護古樹名木的認識,更好地養護和管理。”
古樹名木是“活文物”、“綠色文物”,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要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古樹名木既是歷史和文化的象征,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給今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由于擁有山、海、港、城獨特的自然氣質和歷史底蘊,我市古樹名木分布較廣、樹種眾多,絕大多數保存在寺院、名勝園林內,其中既有超過一千年的銀杏樹等,也有數百年歷史的白玉蘭,還有桂花、流蘇、楓楊、槐樹、楸樹等,古樹名木的種類數量在省內位居前列。
當前,我市正在積極推進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創建等工作,如何保護好古樹名木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為此,為期一個半月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專項普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通過各縣區的自查和市城建部門的實地檢查,將進一步有力規范古樹名木的養護管理。
據透露,此次普查的主要內容是古樹名木的保護措施及檔案管理情況,如要普查古樹名木復壯、養護、保護和瀕危古樹搶救等措施是否落實,日常養護是否真正做到修剪萌蘗、清理枯枝、治蟲施肥、支撐防腐、安裝避雷針等。對每株古樹名木實施掛牌保護,設立圍欄或劃定禁入范圍,設立保護和宣傳標志,禁止非法移植、買賣古樹名木行為。另外,古樹名木登記和資料都要存檔,并做到一樹一檔。有關人士介紹,古樹名木檔案內容對樹木編號、學名、樹齡、生長情況、管護責任單位、保護現狀、歷史人文、圖片資料等都要一一明確,真正落實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