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港城發力提速行 2015年連云港工業發展展望

【連網】(記者 周瑩 李其明)2015年2月25日,一場席卷全市的重點工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揮去冬日的陰霾,將春意提前帶到港城大地。在這場集中開工活動中,68個計劃總投資328.2億元的項目破土動工。這些項目就像一粒粒春雨后播下的種子,為港城新一輪的發展凝聚希望。行走港城大地,所到之處,處處聽到上項目、促發展、抓落實的發展號子,處處是夢想潮起、希望涌動、生機勃勃的發展現場,處處積聚著萬商云集、萬金涌動的發展氛圍。
重大項目紛紛落地
在資源要素瓶頸制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形成最大的產出,重特大項目建設無疑是一條重要的破解途徑。2015年,港城緊緊圍繞重大項目突破,尋找連云港的獨特作為。
站在昔日的鹽堿灘,筆者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一望無垠的鹽田已經正在換個面貌帶著港城奔跑,你看盛虹集團的產業鏈已經拉起,你看珠江鋼管的巨型鋼管正在下線,你看一個嶄新的徐圩新區正在你眼前展現。
行走在這里,你處處看到重大項目的身影。作為港城臨港產業發展的集聚地,徐圩新區正在期待更多的巨頭落戶。寶通鎳業來了,他們帶著50億元的資金來到這里,為這里打造一塊鎳合金新材料、鎳基合金新材料基地。該項目采用SCOD改良型側轉爐工藝技術,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300萬噸鎳基合金新材料的生產能力,新增銷售收入465億元,新增利稅9億元。
大項目不僅屬于徐圩新區,市開發區正在集聚三次創業的力量,總投資18億元,占地512畝的連云港潤眾制藥有限公司生物制藥項目正在這里擺開架勢躍躍欲試。潤眾制藥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新的公司將主打異甘草酸鎂、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比阿培南等醫藥原料藥。建設生物制劑、原料藥、固體制劑等10條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各類生物制劑1350萬支、原料藥300噸、固體制劑1.5億粒的生產能力,年可新增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5億元。
市開發區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潤眾項目的開工建設,市開發區中國健康港的宏偉藍圖將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這里將成為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帶領中國藥走向世界。
在港城如寶通鎳業、潤眾制藥這樣的重大項目為數不少。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新春開工活動中,港城新開工的10億元以上項目就有8個。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抓重特大項目建設,也就是抓住了經濟轉型發展的牛鼻子。2015年,連云港將通過一個個大項目夯實區域發展核心,讓連云港工業經濟既有質量又有速度地高速成長。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一個個蓄勢待發、即將投產的項目,一個個熱火朝天、加班建設的施工現場,一個個投產達產、產銷兩旺的企業,已成為港城經濟的發動機和動力源。而在這其中,轉型升級的項目則為連云港工業經濟發展疏通血管,打通血栓。
機床產業被認為是工業經濟的“母機產業”,其發展程度高低直接決定了區域經濟現代化程度的強弱。雖然連云港對外開放已經30多年了,但是一直到今天,港城還沒有一家大型的機床產業。2015年,這樣的情況將被改變。
總投資20億元的連云港珠江數控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數控裝備項目在連云區正式啟動。該項目注冊資金5000萬元,主要生產數控車床系列產品及加工中心系列產品。其建成后可形成年產2.4萬臺套數控裝備的生產能力,年可新增銷售收入39億元、利稅7億元。
如今在港城,越來越多的“高富帥”精彩出列,逐漸演變為港城新一輪經濟“增長極”、轉型升級的“方向盤”,構成了港城沿海開發亮麗風景。
翻開2015年港城工業集中開工的目錄,筆者驚喜地發現,68個項目中,屬于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術三大新興產業項目14個,計劃總投資40.5億元。這樣的數字表明港城工業結構正在不斷調輕、調新、調高。#p#分頁標題#e#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連云港也展示了壯士斷腕的豪氣。曾經在“兩灌”園區盤踞了上百家的小化工,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港城下決心對其進行有差別的關停并轉。正是以鳳凰涅槃的決心,經過產業陣痛的港城化工產業正在集聚新的靠譜項目:2015年,總投資24億元的灌南宏耀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將開工建設,該項目規劃建設熱電聯產、生物制酶、紡織服裝、食品深加工等子項目。其中,熱電聯產、生物制酶等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9000萬元。
把工作著力點放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增強發展穩定性和協調性上來,把區域經濟建設的立足點加快轉換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加快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今天,在港城“工業強市”,正在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既重視大項目的產業帶動,更重視大項目的科技支撐、高筑平臺,“兩輪驅動”在多地實踐證明:創新無價,升級沒有“路徑依賴”。
“通過大項目精挑細選,港城正逐步化解國內經濟處于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互疊加的風險與挑戰,增加應對新常態的潛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嫁接重大項目,港城產業和企業攀高枝、筑高臺、站高處,正深度融入國際經濟潮流中。
簡政放權輕裝上陣
近日,我市出臺了促進工業發展,推進企業服務年的一系列措施,港城各縣區領導感嘆“壓力山大”。
市委主要領導曾經多次表示,當前,連云港工業正處于標兵已遠、追兵已近的局面,連云港人必須挽起手,肩并肩,眾志成城,全力以赴謀發展。領導干部更要解放思想,多為產業發展、區域振興敢作敢為,有所作為,盡力而為。
2015年2月6日,一場工業發展誓師大會在文化藝術中心開幕,會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省世要求全市上下充分認清工業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開拓創新,加快發展,抓好今年工業經濟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實現我市工業經濟的大發展、大提升。
會后一系列的發展舉措全面鋪開,《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意見》、《2015企業服務年實施方案》、《全市工業發展“十大工程”》等文件提振了全市工業發展信心。市級領導聯系工業企業制度、設立12345政府服務企業熱線平臺、減輕企業負擔、規范中介服務市場、保障企業“安靜生產”、控制對重點企業的參觀考察、實行重點工業項目預約辦理和限時辦結制……這一項項措施為企業發展減負,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
鑌鑫特鋼負責人陳禹說:“2015年,我們將繼續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以一個現代鋼鐵企業的發展目標激勵鑌鑫特鋼有質量地發展。”
珠江鋼管總經理凌毅說,珠江鋼管將繼續堅持自己的發展理念,將把企業更多的發展重心轉移到連云港,集中力量在人員配置、資金投入、科技研發等各個方面向連云港傾斜,努力將在連企業建成國內外技術領先的大型產業基地。
大陸電子副總經理蘇云告訴筆者,乘著連云港轉型升級東風,大陸電子也在推行新一輪的轉型升級,未來的大陸電子將在連云港打造一個融合科技研發、產品生產于一體的現代化外資企業形象。
站在2015年新起點,港城工業不走發達地區走過的“老路”,不走與蘇南城市同業競爭、同臺比拼的“前路”,不走投資驅動、盲目擴張的“舊路”,不走污染環境、不計代價發展的“錯路”,不走片面追求速度、百姓不得實惠的“小路”,從市場經濟規律出發,走大刀闊斧調結構的持續之路,走重抓招商引資的開放之路,走創新驅動的發展之路,走產業集聚的園區之路,走生態綠色的發展之路,走環境優化的減負之路,走在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連云港產業強市的新路上。#p#分頁標題#e#
但立直標,終無曲影。當連云港堅定工業發展信心之時,連云港工業發展就會如海州灣激蕩的波濤一樣勢如破竹,勢不可擋。在這樣的發展勢頭激勵下,連云港工業戰場猶如一個能力的考場,提振了黨員干部組織發展經濟的自信,檢測著黨員干部對人民群眾的承諾,彰顯這座城市對未來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