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創新驅動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制度創新是重中之重
◎市政協副主席、綜合保稅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徐東明
橫琴新區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商事制度、監管制度、金融制度等一系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突破,通過不斷的制度創新,打造了政策洼地、開放高地。我們綜保區的發展還處于“剛起步”的階段,作為我市全力打造的開放區域來講,在拉架子、奠基礎的時期就應該向一流園區來學習、來追趕。回去以后,關鍵是把橫琴的這種首創精神、突破精神落下去,落到體制機制建設上,我們將重點構建“政府與社會共同參與”的運營機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的監管制度,打造“優質高效、便利快捷”的營商環境,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革創新,加快建設設施強、機制活、服務優的現代化一流園區,為全市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創新贏得核心競爭力
◎環翠區委書記 張宏璞
一路南下,給我感觸最深是3個城市在科技創新方面下的功夫。特別是格力電器,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13年領跑全球,家電行業納稅額16年全國第一。他們的訣竅在哪兒?靠的是他們有核心競爭力,有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12個研究院、72個研究所、1萬多名研發人員。這是一代代科研人員年復一年干出來的。作為中心城區的環翠區,在引進人才、對接高校、扶持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做得遠遠不夠。下一步,我們要從兩方面發力,一方面鼓勵扶持好企業這個市場主體,拿出6000多萬元撬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利用好威海創新園這一平臺,加大與哈工大、青島大學等高校合作,力促更多人才在威海集聚,更多成果在環翠轉化。
加大財政資金統籌整合力度
◎市財政局局長 李峰
龍頭企業帶動得好,格力等大型企業技術領先、發展迅速,拉動了整個區域的企業向上發展的勁頭。平臺搭建得好,長三角研究院等有效聚集了技術、人才、資本,形成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完整鏈條。載體建設得好,產業園區和自貿片區定位準確、設施完善、環境優良,成為產業聚集發展的熱土。效益實現得好,多渠道扶持企業和產業發展,積極培育優質財源,財政收入增速快、質量高,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我們將加大財政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借助大數據分析和績效評價,實現對龍頭企業、重點產業、創新平臺和重點園區的集中投入和精準扶持,不斷培植壯大地方財源。更加靈活有效地用好政府引導基金,帶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不斷增強我市經濟發展新動能。
學習之行 發現之行 反思之行
◎市商務局局長 喬軍
橫琴新區3年來落地84項創新舉措,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36%,特別是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等領域的成果,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市也將陸續出臺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的意見、深化服務貿易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化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也吹響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集結號。我們將以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為總抓手,在招商引資方面重點瞄準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重點抓好省級、國家級園區體制機制創新,為項目和人才打造良好載體,抓好招商服務大使政策落地工作,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爭當走在前列排頭兵作出貢獻。
大刀闊斧推動新城建設
◎市新城辦主任 張術曉
橫琴新區以改革促發展,以開放促發展,以創新促發展,思想活、理念新。他們在城市建設上特色鮮明,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在產業培育上,注重高端,引進了110多家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借鑒學習的地方。我們要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刀闊斧地推動新城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新城,用“工匠精神”建設新城,對一草一木、一磚一石一瓦都要精雕細琢,打造精致城市的標桿;高質量抓好產業培育,重點圍繞醫療健康、文化旅游、教育科研、會展會議等實行精準招商,加快產城融合發展;高速度推進項目建設,不斷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在談項目的簽約、簽約項目的落地、落地項目的達產,推動新城快速成形成城。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是沒有脊梁的企業,一個沒有精品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企業。”這是格力集團的經營發展理念。
12個研究院、72個研究所、727個先進實驗室、10000多名科研人員;開發出24項 “國際領先”級技術,累計申請專利38925項,獲得授權專利22975項;生產出20個大類、400個系列、12700多種規格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超過4億。格力,不愧為創新的“巨無霸”。
格力電器是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業集團,主營家用空調、中央空調、智能裝備、生活電器、空氣能熱水器、手機、冰箱等產品。公司自1991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秉承“百年企業”的經營目標,憑借領先的技術研發、嚴格的質量管理、獨特的營銷模式、完善的售后服務享譽海內外。公司擁有8萬多名員工,在全球建有珠海、重慶、合肥、鄭州、武漢、石家莊、蕪湖、長沙、杭州、巴西、巴基斯坦等11大生產基地,下轄凌達壓縮機、格力電工、凱邦電機、新元電子、智能裝備、精密模具等6大子公司,覆蓋從上游零部件生產到下游廢棄產品回收的全產業鏈條。2005年至今,格力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13年領跑全球,2006年榮獲“世界名牌”稱號;2018年,格力電器位列“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第294位。
橫琴新區
橫琴新區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岸,與澳門一河之隔、一橋相連,距離香港34海里。2014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2015年4月23日橫琴自貿片區正式掛牌。
橫琴開發啟動以來,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添活力,商事登記改革、司法改革、金融創新等領域開創國內“十大率先”;高水平推進開發建設,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率建設城市;港澳合作在協調機制、產業項目、政策對接、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等方面實現多項突破;實際落地項目投資超5000億元,在建重大項目113個,總投資3859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年均兩到三位數增長。
目前,橫琴新區以休閑旅游、高新技術、金融創新、商貿服務為代表的現代產業體系逐步成型,商事主體突破4.96萬家,44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注冊企業128家;73家中國500強企業落戶,注冊企業202家,保利集團海外總部、國電投海外總部等落地橫琴;全區有各類海內外總部超1000家,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項目全面建成開業,累計接待游客超5300萬人次,中國國際馬戲節和WTA女子網球精英賽順利舉辦。金融類企業已達7870家,注冊資本達9340億元,各類財富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約2.51萬億元。
十字門中央商務區
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珠海中心)位于珠海東部城區、西部城區和橫琴新區的幾何中心,占地面積約5.77平方公里。由珠海華發集團全資子公司——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建設控股有限公司作為開發主體,全面負責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的總體規劃、土地一級開發、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及招商引資工作。目前,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市政基礎設施已基本完成,珠海國際會展中心(一期)、橫琴金融產業基地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珠海國際展覽中心獲得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珠海中心獲得美國LEED綠色建筑預認證金級,會展行政公寓獲得中國飯店金馬獎“中國最佳公寓式酒店”等獎項;商務區通過招商已成功引進南方金融傳媒大廈、中交南方金融投資大廈、中鐵建南方總部基地、中航通飛等共26個產業龍頭項目。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已成功舉辦各類展覽近50個、會議1000多場,累計接待展商、觀眾超過120萬人次;華發中演大劇院已舉辦200余場具有國際水準的藝術演出,觀眾超過10萬人次;珠海華發喜來登酒店是珠海首家國際標準五星級酒店,由美國喜達屋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管理,已于2015年開業;橫琴金融產業服務基地通過招商,成功吸引超過50家銀行及金融機構進駐,已形成種類齊全、產業集中的金融創新園區。
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中航通用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按照國務院批復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由航空工業、廣東粵財投資公司、廣東恒健投資公司和珠海格力航空投資公司投資設立。中航通飛在中國航空工業宗旨理念指引下,形成了研發制造、飛行培訓、愛飛客航空俱樂部和綜合體、FBO(固定基地運營商)、通航作業、通勤航空、航空旅游的“通航+”發展模式,建設與國家國際地位相稱、與集團發展戰略相一致、與市場和客戶需求相匹配、與股東和員工期望相適應的通用航空公司。
中航通飛實施全面提升公司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創造能力發展戰略,統籌國內外資源加快研制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飛機,努力形成以噴氣式公務飛機、水陸兩棲飛機、單發渦槳多用途飛機、活塞式小型私人飛機等產品系列發展格局。目前已批量生產西銳SR20/SR22系列飛機、A2C飛機、小鷹500飛機、運5B飛機、浮空器等產品,正在研制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單發輕型渦槳公務機“領世”AG300、單發噴氣式公務機“愿景”SF50、輕型水陸兩棲飛機海鷗300等。此外,與美國賽斯納公司合作生產獎狀XLS+公務機和賽斯納208B多用途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