禳免災疫說端午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并稱中華民族的三大傳統人節。五與忤、惡諧音,古人厭惡五字,五月初五又是重五,更令古人不安。古書有五月單五的寫法,民間轉單字之音為端,端是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五月又叫午月,多種原因相互作用,端午的叫法就形成了。古人既然討厭這個五月五,為什么又立為節日呢?有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吳國大臣伍子胥、紀念東漢救父投江的孝女曹娥、五月五是古代吳越地區祭祀龍圖騰的日子、是人們驅瘟避疫祈求健康的日子等諸多說法,現在分析,后面這種說話的理由最充分,因含有古人惡五的真正原因。五月開始進入夏季疾病的高發期,人們懼怕瘟疫,要想方設法地避免發生,立端午節進行禳祈。當然了,傳承至今的端午風俗,是各種歷史人文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深厚,傳承久遠,影響廣泛,衍生出很多民俗活動,全國影響較大的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掛桃枝、系彩索、帶香袋等。記錄民俗講究地域范圍,經調查核實,乳山過端午的風俗主要有以下幾項:
泡花草——初四要采集藁本、月季花、艾蒿等花草,加上柳條芯,泡在大盆里,所泡的水,用于第二天早上全家人洗臉洗手。據說這樣做,年內可免遭毒蟲蜇咬。
掛桃枝——掛桃枝是個泛指詞。桃枝要配上艾蒿、新麥苗,懸掛于所有的門窗框上方;街門門樓下,還要加上布猴、五彩布條等。桃枝在初四晚上就要掛好,初五清晨,家家檐下飄綠,戶戶虎猴把門,生機盎然、氣氛祥和。乳山民間傳說永樂在掃北的時候,看到一婦女背著大的孩子、領著小的孩子逃跑,他覺得好奇,追近詢問,原來大孩子是前婆生的,這位繼母的心眼特好,永樂受了感動,就放了她母子,并叫她在自家的屋檐下插上桃枝,那是免殺的記號,那婦女回去又告訴了鄉親們,所以,所有插桃枝的人家都幸免遇難。這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插桃枝避禍祈福的習俗由此而興。
拉露水、采草藥——清晨,大人孩子都到山上拉露水。用毛巾在野草上沾露水,擦洗臉、胳膊和腿,說不生癬疥等皮膚病。接下來就是尋找透骨草(藥名徐長卿)、艾蒿、菖蒲、蒼術等藥材,挖回家和著青麥苗捆起來,放在門樓里風干備用。說五月節當天采的藥材最有效,年內不慎跌打損傷、被毒蟲叮咬,澆水洗之即愈。
兒童飾物——端午節這天,要給孩子換新紅肚兜、戴小炊帚、系五彩線、掛布猴。⑴紅肚兜原本是為了護著孩子的肚子不著涼,后來又衍生出很多寓意,肚兜上繡有老虎、獅子、麒麟等神獸圖案,成了孩子的護身符。⑵掛小笤帚、小掃帚、小炊帚是為了祛病辟邪保平安。先把絲線或苘麻線染成或紅或粉或黃或綠或蘭等鮮艷的顏色,再搭配起來使用,扎制這三樣小飾物,扎得要與真的一模一樣,只有樣子相同,才能起到掃除一切晦氣的作用。小笤帚扎得與用谷秸勒的掃炕笤帚一樣,小炊帚與刷鍋用的炊帚模樣相當,小掃帚與掃院子的掃帚樣子相同,它們小到了極致,只有幾厘米長,但神形俱備,是名副其實的民間藝術品。小笤帚、小掃帚、小炊帚戴在孩子衣服的紐扣處,要戴到端午節以后第一次下大雨那天,摘下來丟到河水里沖走。用意是把掃出來、刷出來的一切的瘟疫,讓河水給帶走。⑶掛五彩錢,寓意與掛小掃帚一樣。五彩錢又叫五彩縷、長命縷、續命絲、延年縷、百索、長壽線等,每年端午節早上,母親取出紅黃蘭綠紫五種繡花線,將其搓成一股較粗的線繩,在孩子脖子、手腕、腳踝、腰間分別系上一條五彩線。系五彩線,必須在早上太陽出來前完成。母親都是起早,趁早孩子熟睡未醒時系好。手腕、腳踝各系一道即可,男左女右。也是下雨時,剪斷扔進河水里沖走。⑷孩子的房間,還要掛布老虎和布猴,辟邪鎮祟,護佑平安?;榘佾F之王,如果王者都辦不了的事情,咱就像猴子那樣一跳了之。
戴香包——又叫香荷包、香袋、香囊等,用漂亮的碎布縫制或用五色絲線纏結而成,香包繡著美麗圖案,圖案是根據年齡確定的,小孩用的繡虎豹雞猴等動物,青年人繡并蒂蓮花、娃娃抱鯉等,中老年人繡梅蘭竹菊、松鶴福壽等。舊時,女青年通過送香荷包、煙荷包來表達對心上人的思念牽掛之意。香包里面裝的香料,多是到中藥店調制,川芎、白芷、蒼術、藁本、樟木等都是磨制香包粉的原材料。
吃粽子——通常的說法,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乳山民間粽子,大多是用蘆子葉包著浸泡過的黏大米,包成三角型,用筋道的草葉或棉線捆綁好,下鍋煮熟即可?,F在超市出售的粽子,形狀各式各樣,餡料多種多樣。
分雞蛋和咸鴨蛋——這是最讓孩子們高興的事。過去食物匱乏,農家的油鹽醬醋、燈油火柴,多用靠雞蛋鴨蛋換來的。平日孩子們難得吃上一個,這時,少則八九枚、多則一二十,每人都能分到一些。孩子們往往舍不得吃,摟著雞蛋睡,可見高興程度之大。哥哥姐姐依從弟弟妹妹,最后,雞蛋多是讓家庭最小的成員吃了。吃雞蛋、鴨蛋的俗源同吃粽子。
耍端午——過去廟會多,趕廟會俗稱耍端午。男女老少,打扮一新,歡聚一起,看戲、觀秧歌、購物,十分熱鬧。膠東方言耍是嬉鬧,是下里巴音,而演或舞則是正劇,是陽春白雪。為什么要耍端午?一是要求人們心情放松,盡情親近大自然;二是要求把節慶氣氛要鬧起來,鬧得越熱鬧越好。古人相信,人間的歡聲笑語能夠辟邪鎮祟??上г诿褡逦幕膫鞒猩希吕锇鸵艉完柎喊籽﹥蓚€層面當下都不給力。
2006年端午節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入選世界名錄,入選不是目的,讓中華文化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是最重要的。(辛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