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漁俗的日常習俗
到海邊做客,可以說還沒有一桌沒有盤魚的宴席。漁民對吃盤魚相當講究,是否能夠招待好客人,視為在此一舉。他們多不善言語表達,卻誠心實意地把對客人的美好祝福寫在了盤魚上。吃盤魚時,漁民的豪爽性格會展露無遺,不干個三壇子、兩罐子的是不會罷休的,往往是賓主同醉。當盤魚吃掉上面要翻過來吃底面時,千萬不要說“把魚翻過來”。喝完酒不能把酒杯茶杯、餐飲用具倒扣著,因這均隱含船翻過來了之象。筷子不能擱在碗沿上,象形桅桿放倒了不能出海打魚了。要把筷子頭朝桌子中間直放著,寓意船行無阻,直奔漁場。
在漁村遇到說翻字時,要說成劃或者轉。漁民最糟糕的事是船漏了,所以在船上,遇到漏字要說成明或者透。甚至忌諱到了聯想事物,海面洶涌澎湃時,形似一鍋沸水,被白浪吞噬的漁船,就像煮在湯鍋里的餃子一樣,所以,漁家從不說煮餃子,說下餃子;餃子煮碎了,也不說碎了,說掙了。這些理念再經引申,生活中的講究則更多了起來,形成了漁民特有的一些語系。
漁民往往會熱情地邀請客人參觀他心愛的漁船,船上的規矩則更多。舊時不讓女人上漁船,后來允許了,但也是有條件的。女人上船不能坐在船頭上(這與纖夫的傳統不一樣,不能妹妹坐船頭哥哥岸上走),女人也不能跨著、坐著漁網。除船長一人外,任何人不得坐船主子。主子是柱子的諧音,即固定船板的月牙形支架露在外面的部分。船舷共有4個這樣的木柱子,左邊兩個,右邊兩個。船尾兩側的高一些,是大主子;船頭兩側的矮一點,叫二主子。柱子的主要功用是掛網綆、拴錨纜。
如果隨漁民出海,則會聽到更多講究的話兒。出海叫下河,船靠進碼頭叫收山;海域距離不說遠或近,遠要說是高,近要說是低;帆翻諧音,帆不能叫帆,要叫蓬;完了、沒有了,要叫滿,比方說,魚蝦卸完了,不能說卸完了、沒有了,要說滿了或者說好了;如果繩子斷了,不能說斷了,要說繩子升了,桅桿怕斷、船體怕斷;東西碎了,要說某某東西笑了,船殼怕碎。說到與船上無關的事也要注意。議論打官司,原告、被告統稱告狀的,官司的諧音會聯想到人溺水而亡;說日子如果說到初十,要說兩個五或者倆五,初十和觸石同音,船怕觸到石頭上去,依此類推。在船上的每一頓飯,第一筷子菜要先夾到大海里,請海龍王先吃,表達了漁民對大海的感恩。(辛明路)
編輯: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