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乳山口港
位于膠東半島東南端黃海之濱的乳山口,自古就在海上交通和中外往來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港口由于地理位置優越,被譽為中國北方的天然不凍良港和避風良港。清雍正《山東通志》載,“乳山口可容百余艘避颶風”。
乳山,這個極具特色的名字,最早記載于日本圓仁法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他是公元839年四月廿六日來到乳山口的,距今已有1171年。但我揣測,“乳山”一名似還應上溯?!肚皾h書》記載的育犁縣在 港水(今稱乳山河——筆者注)側,而 港水又南流經乳山口入海,故推測似漢代即有此地名,或只是當地百姓口中稱之,而沒有記入史冊罷了。
從乳山市城區沿著寬闊的柏油公路南行十多公里,就來到乳山口。其港口向南突出海岸,東西兩澳相連,其中西是乳山河與黃海交匯處。對面就是“孤峙海岸以形名”的圓渾挺拔的大乳山,往南正對??诘氖羌s1公里寬的狹長水道,再向南距港口約7海里的東小青島扼乳山口門戶。
乳山口唐時稱乳山浦,當時新羅、日本船只均視此地為避風、錨泊、補給的天然良港。新羅人入唐貿易是乘船先到山東半島的赤山浦(今榮成石島)或乳山浦(今乳山口),然后再轉至唐境其他地方去,因此這兩地慢慢地就形成了新羅人聚居區,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兩國人民的頻繁來往、互利貿易和文化交流。新羅人張寶皋年輕時渡海到唐朝投軍,在徐州為武寧軍小將,后離職回國被新羅哀莊王任命為清海鎮大使,公元824年,來到赤山浦并建立法華院。十分熟悉海上航線的張寶皋還是赫赫有名的海上貿易家,擁有龐大的船隊,乳山口港也是他國際貿易的后勤基地之一。宋、元時期,乳山口與高麗國繼續保持著頻繁的海上貿易。
同樣,乳山口很早也成為溝通我國南北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隋唐時期,是從東吳(今江蘇一帶)運粳稻至幽燕(今河北遼寧一帶)的中轉站。宋代,江、浙一帶商船以南方稻米來此換取柞繭綢、谷物等土特產品。元代,“南糧北運”由內河航運改為海上航運,則成為海運南北主航道上的一個商埠。明代初期曾實行海禁,但因客商從事民間貿易獲利頗豐,乳山口的海上貿易從未間斷,南方商船載稻米、毛竹、茶葉、木材等物來此換取絲綢、大豆、黃金等。至清代海禁解除后,貿易船只由南方上海、廣州、福州等港口擴大到北方的旅順、天津、安東等地,貿易物品由糧食、布匹、木材擴大到日用品,貿易方式也由易貨貿易發展到用貨幣交易。乾隆《海陽縣志》詳細記述了自福建至乳山口的海上航線:“南起福建福州五湖門口,至陽山過茶山向北行,過五條沙入黑水大洋,取千里島轉東,過青島至乳山口。”隨著來乳山口的商船不斷增多,福建、浙江等地商人集資在乳山口北岸山坡修建娘娘廟,以求海神娘娘保佑海上安全。
海運貿易的發展,使乳山口這個沿海通商的必泊點逐漸形成了一個小商埠。想當年,這里是往來船舶云集,漁貿商業繁盛,店鋪貨棧鱗次櫛比,你來我往南腔北調。至道光末年,乳山口已有糧行、百貨、船行、布疋、漁業等商號50余家,商船有閩(福建)幫、廣(廣州)幫、浙(江)幫、關里(東北地區)幫之分,民信及票號(類似匯兌)業務也相繼出現。與此同時,各朝代州縣均派員在乳山口收海口厘稅。清《光緒海陽縣志》載,“南船貿易由縣代征,貨稅解東海關,向無定額,盡征盡解,稅厘解省厘金局”。
這里應提一下位于乳山口港西北面不遠的安家鹽場。明至清初期,山東共設鹽場19處,安家鹽場為其一。安家村南是平坦空曠的海灘,此處潮汐落差較大,為絕佳曬鹽之地,每年夏季,那堆成小山的鹽晶瑩閃耀,引來眾多鹽商。海鹽同境內所產花生一樣成為與外地客商進行交易的大宗商品,也即為港口吞吐量較大的主要物資。史書記載,曾因鹽利太大,以致引發鹽商、鹽戶和漁戶之糾紛,直達州府調處,由此可見一斑。如今這安家鹽場依然還有兩三千畝鹽田。
世事滄桑,乳山口港命運也是起伏多變。18世紀中下葉,隨著煙臺、青島開埠,洋貨入境,南北商船來此貿易減少,當地從事海上貿易的船只能載些土特產去青島、煙臺,換回機織布、紗線、煤油和日常用品在境內出售??谷諔馉幈l后,日本侵略軍實行海上封鎖,乳山口的海上貿易也趨蕭條。
乳山是革命老區、老革命根據地,1942年9月就全境解放。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乳山口港為支援前線,鞏固根據地和解放區發揮了重大作用。1946年11月,人民政府在乳山口設立東海關乳山口分(支)關。新中國成立后,乳山口港煥然一新,場地不斷擴大,吞吐量不斷增加,為社會主義祖國建設和乳山的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1962年曾獲山東省沿海快速裝卸紅旗港稱號。1973年,乳山口港實現裝卸機械化,進口的主要貨物有煤炭、化肥、柴油等,出口的主要貨物有沙、糧食、花生、水果等。
20世紀七十年代末起,改革開放后的乳山口港又翻開了新的一頁。1988年3月18日,乳山被國務院列入中國沿海經濟開放區。1993年2月,乳山口港被批準為國家二類開放口岸,成為乳山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通向世界的橋梁。11月17日,乳山市水產供銷集團公司兩艘冷藏運輸船滿載活貝首航日本下關港,為新中國成立后乳山口港直接與國外海上貿易通航之始。1993年10月我到海南省??谑泄?,竟然看到了乳山市生產的“威島”牌啤酒,一打聽,這啤酒就是通過乳山口港穿過臺灣海峽海運過去的。但由于種種原因,乳山口港一直發展緩慢。
歷史上曾有“北有旅順口,南有乳山口”一說,那是因為乳山口與遼東半島的旅順口地形十分相似,并且都是海上不凍良港的緣故。但隨著歷史的演變,兩港的命運卻大相徑庭。旅順口由于從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以后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名噪遐邇,乳山口名氣不再見長卻另有原因。18世紀中下葉,煙臺、青島、威海相繼被法國、德國、英國強迫清政府為通商口岸,青島又有了膠濟鐵路,這樣整個山東就成了青島港的輻射腹地了。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船體的增大,南來北往的商船慢慢就越乳山口港而過??上樯娇谟捎跓o深港的先天不足,也由于輻射腹地淺、資源相對較少、無鐵路延伸等原因,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繁忙的風采。但也無須諱言,乳山口港建設落后了,愧對了造物主賦予的那么多資源和功能。
乳山口曾有過一次被青睞的機遇。1984年10月24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來魯視察時專程到乳山口,并興致勃勃的揮毫題寫“乳山口港”。過去當地人說乳山灣是“人”字形(從北往南看),胡耀邦雖然也站在北岸,卻充滿激情的揮手說是“V”字型,意為英語單詞Victory(勝利)的首個字母。這賦予勝利、向上含義的比喻和題詞,是胡耀邦的卓識和期望,也激發了乳山人開發興旺乳山口港的熱情。不久就新設乳山口鎮,在乳山口蓋辦公大樓,建乳山口賓館,整修城區至乳山口的公路,一些項目也開始在乳山口規劃,并有城區向南發展的設想。后來不久形勢發生變化,新的城市規劃要求乳山城區向北、向東發展,這樣,乳山口港就不得不從人們的焦點視線上移開了。
千百年來的歷史,積淀了乳山口港發展的軌跡和厚重的底氣。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乳山口這個素有金嶺銀灘之稱的乳山市的出??冢渤蔀楹韧馔顿Y商關注的亮點。在它身后,是累計引進數百個國內外項目,形成六大產業群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以及數千平方公里資源豐富的輻射腹地。在乳山灣,有一座建于1951年的乳山造船廠,它是山東省最早自行設計、建造船舶的骨干企業之一,也是國內最早實行數字造船、精細造船的造船企業之一。這家造船廠名氣可不小,擅長設計制造各種特種船舶,出口日本、荷蘭、新加坡、丹麥、意大利、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就在不久前,建造的起重高度為亞洲之最的雙臂架變幅式起重船交付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為意大利商家制造的1.95萬噸不銹鋼化學品船也剛剛下水。
如今,乳山市正在建設臨港產業基地,一系列規劃正在完善和實施中,計劃用5~6年時間,完成總投資50億元的乳山口港擴建開發工程,建成后,將擁有十幾個萬噸以上泊位散貨碼頭及集裝箱、客貨混裝、成品油等泊位,最大泊位可停靠5萬噸級以上貨輪。相信不久將來,乳山口港必將彰顯個性,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也必將成為膠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的又一重要交通樞紐。(高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