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1942年冬季“大掃蕩”
1942年冬天,日軍第12軍司令官土橋一次組織日偽軍共2萬余人,對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拉網式的“大掃蕩”,企圖消滅這一地區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和黨政領導機關,摧毀抗日根據地。針對敵人對膠東進行的這次規模最大的歷經40天的“大掃蕩”,我軍民密切配合,英勇斗爭,徹底粉碎了敵人的陰謀。對于1942年冬季“大掃蕩”,在乳山市乳山寨鎮小管村的人們的記憶中是深刻的、難忘的。
群眾保護部隊傷病員
1942年11月21日,在飛機、軍艦的配合下,敵人開始合圍以牙山、馬石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這次拉網式的“大掃蕩”給我軍及群眾造成極大的傷亡。為了及時救治傷病員,八路軍的一支醫療隊在小管村成立了一所醫院,對外稱“抗日隊伍第四分所”。
小管村位于岠嵎山東北麓,其村南部、西部群山連綿,具有良好的隱蔽性,可以有效地掩護傷病員。另外,這個村是“一一·四”革命暴動的發源地,具有良好的革命基礎,醫院在這里可以得到村里群眾大力地幫助和支持,能縮短對傷病員的救治時間。
今年75歲的邵先澤說:“俺母親單桂萍曾經說過,當時形勢十分緊張,日本鬼子的掃蕩離我們村很近了,而這時村里又來了三十六名傷病員。因此我們村迅速采取措施,把傷病員保護起來。其中一些重傷員藏在村西南的狼窩洞,這個洞子面積很大,有三十多平方米;一些輕傷員藏在離村八九里遠的岠嵎山北坡的一個叫仇家洞的地方。村里的群眾躲在西山的桲欏墩里。”
今年89歲的邵喜澤說:“農歷十月十五(11月21日),我們村村長邵信昌分配兩個傷病員給我和邵永澤、邵恒澤,并要求負責將他們倆隱藏起來。其中一個傷情較重,失去右腿;另一個傷情較輕,臀部受傷。”
接到任務后,他們三個人背著、攙扶著這兩個傷病員來到村西水庫旁邊的一棟房子里,找到房子的主人劉順成。劉順成也是小管村人,長年住在山上,專門負責為小管村邵姓人家看管山嵐。他對西山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那兒有山洞、那兒山洞能藏人,他都非常清楚。
當時邵永澤對劉順成說:“你趕緊給我們找一個隱蔽好的山洞,把咱村的兩個八路軍傷病員隱藏起來,不能讓鬼子搜到。如果隱蔽好的山洞讓群眾給占去了,你就把人給攆走,好讓八路軍傷病員隱藏在里面。”聽了這話,劉順成說:“我可找不到這樣的山洞,保證不讓鬼子搜到八路軍傷病員。”邵永澤立馬威脅劉順成說:“你能不能找個隱蔽好的山洞?如果不能找個隱蔽好的山洞,我們就給你鎖起來,不讓你出門,讓你在家等著死。”“好,好,我一定找一個隱蔽好的山洞,讓八路軍傷病員隱藏起來。”劉順成回答道。
在劉順成的帶領下,他們在靠近南司馬莊村附近的一個地方,找到一個十分隱蔽的山洞,把兩個八路軍傷病員隱藏起來。之后他們又到附近的地方找了些樹枝和干草,帶進洞子里,鋪在地上當床,讓他們倆躺在上面休息,并囑咐他們倆無論出現什么情況都不要出洞。
臨別時,他們給傷員留足了食物和水。當時,這兩個傷員還對邵永澤他們講:“敵人搜山找到我們,那是我們該死了,與你們無關;敵人找不到我們,那是我們的幸運,我們應該感謝你們。”邵永澤安慰他們說:“放心吧,敵人不會找到你們的。我們會來看你們的。”
在返回的路上,邵永澤給劉順成扔下一句話說:“如果這兩個傷病員叫鬼子給抓到了,你也別想活了。”劉順成立馬說:“你們放心,保證不會出事的。”
經過一個山頭時,邵永澤他們看見敵人的馬隊從玉皇山的方向跑過來,他們趴在地上,躲避起來。邵永澤說:“我們趴在地上數了數馬隊的數量,大約有一百二十多匹馬。其中騎馬的人大多是高麗人。”
在小管村的群眾幫助下,八路軍傷病員都被轉移安置起來。敵人這次進山“掃蕩”,沒有搜到八路軍傷病員和群眾。在以后的半個月時間里,邵永澤他們每天夜里去山洞,為這兩名八路軍傷病員送吃的、喝的東西。
在與邵先澤談起小管村群眾如何保護八路軍傷病員時,他跟筆者說起一件事:“當時俺媽單桂平是村婦救會主任,她光顧得八路軍的傷病員。鬼子進村的前一天,俺媽帶著我的兩個姐姐進山了,忘了還有我了,把自己一個人漏在家里,當時我才兩歲。還好俺東屋的嬸子、邵信昌的妻子到俺家去,看見我一人躺在炕上,就把我抱走了。”
新郎冒險娶媳婦
11月21日(農歷十月十五)上午,日軍已經開進小管村附近的周圍村莊。下午,小管村的邵慶澤帶著妻子、大兒子邵長德、小兒子邵長華和女兒和全村人一起跑到村西山的最高峰松頂山躲藏起來了。
今年83歲的邵長德說:“當時老百姓都躲藏在山里的桲欏墩里,躲避日本鬼子。桲欏墩里長得很密,躲在里面的人能看見外面的人,但外面的人看不見里面的人。晚上,我們在山上,清清楚楚看見離俺村不遠東南方向的圈塂村村北頭有二三十堆火,將大地照得通亮。后來聽人說,日本鬼子進圈塂村后,露宿在村北,密布崗哨,封鎖村莊進出的路口,強迫那些沒有及時跑出村的人到各家各戶去抬大柜到村北頭,留著好燒火。圈塂村有個人還被鬼子給開槍打死了。還有一件事永遠不會忘記的,農歷十六這一天,日本鬼子開進西山搜山,而這一天恰好是我表姐趙玉蘭出嫁的好日子。”
趙玉蘭是小管村人,新郎倌是離本村不遠的滕河人。看著已經準備好的嫁妝,還有準備好的大量的雞鴨魚肉等食品,再想想第二天無法成親的現實,趙玉蘭是欲哭無淚,硬是不想離開村莊。父母勸她說,鬼子很快就要進村了,還是逃命要緊,婚禮等到以后再說吧。在家人的極力勸阻下,她和家人一起跑到村西山的松頂山躲藏起來了。
在乳山有個規矩,結婚的日子一旦擇好,便提前通知親朋好友在這一天來喝喜酒。因此,這一天,無論如何,新郎要把新娘娶回來,否則無法向親朋好友交待。按照乳山的風俗,趙玉蘭的新郎要在農歷十五這天下午,請人抬著轎一塊到趙玉蘭家,并在她家住上一宿。第二天,轎夫再把新娘、新郎抬到新郎家。
可就在這節骨眼上,喜主碰到敵人下鄉掃蕩這種倒霉的事情。老百姓都跑上山去躲避鬼子了,到哪去找轎夫抬新娘呢?還好,新郎的叔伯兄弟們自愿站出來當起轎夫,去幫助迎娶新娘。
當天晚上,趁著夜色,他們一塊朝著小管村的方向出發了。在行進的過程中,為了防止在半路遇到敵人,他們進行了分工,其中一個人在前面探路,半公里之內如果沒有情況,就返回告訴抬轎的可以前進。他們停停走走,最后趁著敵人睡大覺的時候,穿過圈塂村北的火堆,安全地到達小管村。
邵長德說:“日本鬼子快要進村了,表姐的婚禮辦不成了,他們家就把準備請客吃飯的東西分給大家了。我們帶著表姐家給的好吃的東西上了山。令人意外的是農歷十五晚上的半夜,從山下傳來一陣陣不大的聲音:‘家里來轎了,家里來轎了。’這個聲音最后傳到了趙玉蘭的耳朵里,表姐知道這是新郎來接她回去成親的。這時,她什么也顧不上,跑下了山,坐著大花轎,當晚和新郎一起回到了滕河村。據說他們回到家后,也沒有敢在家里住下來,而是直接就跑進山里,躲起日本鬼子了。”
孕婦被日軍強迫帶路
第二天,邵慶澤全家和小管村的老百姓繼續躲避在山上。上午八九點鐘,敵人分兩部分開進小管村的西山。一部分步行的偽軍從村南西山的嶺崗上進入西山搜山;一部分騎馬的日軍經過村里的大街進入西山搜山。
邵長德說:“就在鬼子搜山的那天上午,我們村有一孕婦沒有來得及跑出村,躲在村西頭場院的一個小屋里面,被路過此地的日本騎兵發現了。日本騎兵強迫這位孕婦給他們帶路,而這位孕婦快要生了,根本就無法行走。因此這位孕婦就拍著自己的大肚子,向鬼子示意不能走路。鬼子一看這位孕婦不能帶路,十分生氣,便抽出刺刀準備捅死她。此時,小管村的一位老太太看到這一情景,立即過去下跪,不停地給鬼子兵磕頭,哀求他們放過這位孕婦。后來,鬼子放過了這名孕婦。他們繼續西行,進入小管村的西山搜山去了。”
由于西山范圍太大,再加上兵力有限,敵人在西山的外圍搜查了一上午,也沒有發現有八路軍和老百姓。邵長德說:“我們在桲欏墩里躲避著,老遠就看見有幾十名偽軍搜山,還聽到有人喊話:‘日本鬼子走了,老鄉出來吧。’這是中國人喊的話,他們是想欺騙我們出來,好抓我們。我們誰也沒有出來,繼續在桲欏墩里躲避著。日本鬼子就朝西北面赤家口村方向撲去了,在那里還遇到八路軍的阻擊。后來聽人說,農歷十七這一天,日本鬼子攻占了馬石山,將未轉移的500多名軍民全部殺害,制造了震驚中外的‘馬石山慘案’。”
當天下午,小管村的老百姓又回到村里。(于家廣)
